百富论坛白菜网址

?
相約西信大,成就好人生,十大理由助你實現夢想
作者: 日期:2022-07-03 瀏覽量:18449次


1.校在名城中,城校兩相融

八水潤城繞長安。學校位于長安大學城,鐘樓中軸線上,二號地鐵線直達,城校相融,區位優勢好。到十三朝古都西安求學,盡享文化盛宴。西信大春桃夏李,秋桂冬松;四季花嬌,常年碧綠;信息大道,雪松挺拔;無悔廣場,繁花似錦;移步異景,美不勝收,是莘莘學子求學圓夢的象牙塔。學校堅持內涵發展,特色發展,高質量創新發展,成為培養信息產業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人才的搖籃。

74e0e4475fb49f884373c171c80afdf.jpg 

2.就業質量高,專業對口好

學校建立了“全校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的三全就業體系,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實施“百千萬就業工程”, 努力打造學生職業發展指導平臺,畢業生充分就業、對口就業、高質量就業。據統計,我校專科畢業生平均月薪超過7000元,本科生月薪超過9000元。畢業生有志氣、有底氣、有骨氣,踐行初心使命,擁抱未來。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8%以上。

367599cf60e825b89c87cba7c07f1298.png 

3.專業有特色,社會所緊缺

學校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本科專業建設,對接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聚焦“新工科”,“新基建”,新一代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領域發展需求,開設專業以工科為主,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圍繞學科專業群建設,設有“區塊鏈技術學院”“集成電路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大數據與云計算學院”等12個獨具特色的學院。開設19個本科專業,13個專升本專業,40個專科專業,形成了10大特色學科專業群,所設置的軟件工程技術、現代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工程技術、計算機應用工程、網絡工程技術、大數據工程技術、智能制造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技術、區塊鏈技術、集成電路工程技術、信息安全與管理、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云計算技術、城市軌道交通智能運營、光電信息工程技術、數字媒體技術、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應用等19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特色鮮明,是區域經濟和信息產業發展不可替代急需緊缺的。

ec3c839c84904f9c7d43cd82b4344ff.png 

4.競賽有平臺,挑戰你成功

學校強化內涵建設,深化教育改革,搭建科研創新平臺和學術交流平臺,科技創新以服務發展為目標,教學科研成果豐碩,近3年, 廳局級以上教學科研立項33項,獲得專利和企業咨詢報告成果轉化廣泛應用和服務產業行業發展;通過西安信息職業大學學壇開展科技 創新和發表學術論文成效明顯;學生參加“中國互聯網+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學科技能競賽、行業 (企業)大賽等各級各類競賽獲獎碩果累累,近3年,學生獲獎750余項。

d84d83e0dc24fc1bd206bd488d931de1.jpg 

5.升學筑夢,成就美好人生

學生在規定學習年限內,修完教育教學計劃規定內容,成績合格,達到學校畢業要求的,頒發西安信息職業大學普通高等教育本(專)科畢業證書。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學生,頒發學士學位證書。學校考研輔導辦公室,為學生職業生涯發展規劃,為學生復習面試和志愿填報等精準指導服務,助力學生考研取得理想成績,2022年我校共有11名本科學生參加考研并取得優異成績。學校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交流合作。與30余個國家的大學和機構合作,為有志于出國交流深造的學生提供機會。學校創新創業學院精準施策,90%以上的專科學生均能通過專升本考試實現升本夢想,2022年,我校參加專升本考試498人,上線457人,上線率91.76%。

f963d07641ca79f8a4490cccdd414fd9.jpg 

6.實習實訓開放,條件優越

學校根據行業、企業崗位真實生產、服務的技術和工藝流程設計實踐教學環境,教學儀器設備值1.35億元,建有各類實驗實訓基地(實訓室)178個,校內實訓面積4.94萬平方米。建成中央財政專項支持建設實訓基地2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校級重點實訓基地17個,校企合作建成高水平生產性實訓基地24個,建立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39個,技術技能大師工作室3個。浸潤在實踐教學基地里,千萬臺套設備,萬余個實訓工位,領略著前沿科技的奧妙,學到無所不能的技術技能,你的夢觸手可及。

93932d67e0178b3a8e2f8ab237717045.png 

7.教學方法新,學習興趣濃

學校按照“教師會教教會,學生會學學會”的目標要求,不斷加大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創新改革。實施“人工智能+教育”,既重視第二課堂改革,又重視學生非智力能力提高,強化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和培養,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各類學科技能競賽,改革推進電路分析、數字電路、模擬電路、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計算機網絡等課程設計、畢業設計、有力提升了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彰顯了“思想政治正確、社會責任感強、基礎知識扎實、技術技能過硬”人才培養特色和水平。

098961e775fc4c3ee12ac035c7ea5d9d.jpg 

8.支撐中國制造,服務中國2050

學校聚焦新一代信息產業、新工科、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和“新基建”領域的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工業互聯網、5G等領域人才需求,瞄準科技前沿技術,面向“集成電路”等信息產業“卡脖子”關鍵技術,培養“基礎扎實、注重實踐、善于應用、勇于創新、樂于奉獻”,情商高、匠心好、能力強的人才。增強中國人“志氣、底氣、骨氣”,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e918dd1aeba2a923034f5ef7334c5b59.png 

9.推進人才強校戰略

學校樹立了以人為本、教師是大學核心競爭力的理念,鍛造了一支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師隊伍。擁有一支既具備理論教學又有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597人,專任教師中,有產業教授23人,省級以上教學名師13人,校級教學名師36人。學校現有院士工作室2個,校級教學團隊15個。一批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高水平的能工巧匠、企業專家、技術骨干的“雙師型”教師授課,承擔學術講座、實習指導等。他們手把手教會你期待所學的前沿科學技術。

微信圖片_20220725175831_副本.jpg 

10.落實1+X證書制度

學校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舉,落實“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堅持育訓結合、內外結合、長短結合,發揮學歷證書作用,書證融通,學生在校期間可獲取多個職業技能證書,學生畢業獲得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實現學生貫通發展深造的可持續發展基礎。

2c603fd21065bac62e46a94f18b712d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