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富论坛白菜网址

?
云計算白皮書: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3000億
作者: 日期:2022-07-25 瀏覽量:17171次

10月12日,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主辦的“中國智能化轉型與技術創新高層研討會暨《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發布會”在北京召開。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提出,持續強化政府推動,以“5G+云+AI”技術融合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按不同層級區別劃分應用云計算技術,構建開放的云生態等建議,以期進一步推動城市智能升級和企業智能轉型,并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只有美國8%

  數字經濟浪潮正以勢不可擋之勢席卷全球,以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云計算、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為代表的新技術開啟新一輪產業革命,成為推動社會發展的關鍵動能。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指出,世界主要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云計算的基礎作用,紛紛加大對云計算產業的扶持力度,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和規劃推動本國云產業的發展,進而驅動數字經濟持續發展。歐美主要國家進行產業調整,云計算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其中美國制造業回流,得到了云計算的助力,同樣,德國制造變革云計算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認為,中國云計算的新興產業作為智能化的產業設施非常有效。同時,調研發現,目前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與歐美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中國企業上云在主要國家中也處于較低水平,自主可控能力亟待加強。

  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達到962.8億元人民幣,相當于美國云計算產業的8%左右,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還不匹配。

  從區域來看,華北、華東和華南是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的主導區域,主要是這些區域集中了中國主要的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消費品、制造等行業用戶。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隨后發表主旨演講

  云計算如何助推傳統產業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在主題演講中表示,“工業互聯網、全息通信等業務的發展,對網絡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挑戰,通過云計算能夠實現計算和存儲能力下沉、就近服務用戶、降低訪問時延、提升用戶體驗。”

  劉韻潔強調,要構建大規模多云交換平臺,具備靈活業務控制能力,支持私有云、工業云、公有云資源統一編排。同時,應支持異構廠商多云交換、多云互聯,具備小時級業務開通能力,使系統穩定性趨于完美。

  華為云中國區CTO肖苡在圓桌討論環節發言指出,在云2.0時代,華為云致力于通過“5G+云+AI”的技術融合,為用戶提供技術領先、穩定可靠、安全可控、開放創新的全棧智能云服務,助力政企實現智能化轉型升級。

  IDC中國區助理副總裁武連峰在演講中稱,云計算已經成為關鍵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未來要把高技術的云計算回歸成傳統的產業,未來不上云就是落后的,上云是傳統企業的標配。

  《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對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首先,建立云計算產業宏觀目標,云計算產業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前期無一例外都是政府引領,政府推動。通過加強宣傳,強化購買服務投入,擴大產業競爭力的措施,推動中國云計算產業快速發展。

  其次,要打造良好的云計算產業發展環境,夯實云計算應用基礎為前提。當前全球面臨的共性問題是安全服務質量,要創造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良好環境,優選和規范基礎設施架構,采取措施支持數據開放,構造開元的環境,建設優質的服務體系。

  第三,不斷完善創新,強化云計算平臺安全措施。現階段云計算技術日趨完善,各行業也在加速落地,建議在軟硬件和管理三個方面加強安全建議建設。

  第四,面向自主可控發展需求,推進產學研用協同攻關,帶動產業鏈核心芯片,應用軟件,關鍵設備,大數據平臺等,持續支持國外企業聯合高校,強強聯合共同推動,培育云計算,人工智能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骨干企業。

  第五,按不同層級區別云計算系統,未來中國云計算產業必須重點突破,加速應用深度才有望實現數字經濟高質量和持續發展。

  白皮書預測,2023年中國云計算產業規模將超過3000億人民幣,其中,中國政府和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全站自主可控計算平臺將成為政府和大型企業的主流IT基礎設施。(澎湃新聞記者 周玲)

來源:澎湃新聞